馬鞍山鐵礦場條件艱苦,其中的人口增長有一定程度由二戰後香港其他地區的情況所 促成,香港地區在1946年英國公民政府重新成立之後才慢慢從戰爭中恢復過來。1949年,由於英國的船運公司仍未恢復香港的業務,新界民政署長介紹失業的鄉村村民到馬鞍山鐵礦場工作,以紓緩他們當時因失業而造成的生活困境。
更重要的是,馬鞍山鐵礦場人口的快速增長,主要歸因於中國內地的居民為了逃離政治和社會動盪而紛紛湧入香港。第一批礦工主要為1945 至1949年國共內戰期間來自廣東的客家人和潮州人。到了1949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有近五十萬名移民在1950年進入香港,當中包括前國民黨士兵及其家眷。這些國民黨士兵為剛起步的馬鞍山鐵礦場作出了貢獻。獨自來港的移民一般來 自北方的省份,例如湖北、安徽、河南、江蘇及山東等地。攜家帶眷的移民主要來自廣東及周邊地區。
1952年,馬鞍山鐵礦場有數十個判頭負責從各省招募移民來應徵礦工,令鐵礦場聚落的文化趨向多元化。1949至1954年期間,馬鞍山鐵礦場的人口達到高峰,隨後有所下降,可能是由於日本人投資導致的礦場機械化進程所致。與此同時,市區的工廠或建築工地提供比較優厚的薪酬,吸引了一些操粵語人士礦工辭去礦場的工作前往應徵。馬鞍山鐵礦場於1963年完成全面性的機械化,勞動力需求進一年完成全面性的機械化,勞動力需求進一步减少。
隨著鐵礦場在1976年關閉,一些工人轉而從事建造業,其他工人則到工廠工作。香港政府開展馬鞍山新市鎮的填海工程,大部分居民遷往沙田或屯門的公屋。然而,由於語言障礙和技能不適用的問題,一些年紀較大、普通話帶有濃重口音以及未受過教育的礦工,無法在市區找到工作。
在開發成為鐵礦場之前,馬鞍山是一個荒蕪的地方。在1949年由大公洋行接管之前, 斷斷續續的開採作業並未為此處的荒蕪性質帶來太大變化。大公洋行開發馬鞍山鐵礦場的時候適逢內地移民湧入,為該公司提供了廉價的勞動力。隨著人口增加,鐵礦場聚落也隨之發展。從1949到1954年間,礦工集中在山頂區一帶活動。在日本投資者將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引入大公洋行之後,開採的效率得到提升。鐵礦場的員工能夠賺取更多金錢自行興建房屋,並投資社區建設。鐵礦場 的聚落進一步擴大並劃分為幾個區域。隨著馬鞍山鐵礦場發展地下開採模式,其活動重心從山頂區轉移到了碼頭區。鐵礦場關閉之後,馬鞍山新市鎮的建設導致聚落模式產生進一步的變化。
羅馬天主教會旗下的方濟會和基督教信義會為居民提供了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可見宗教團體在培育馬鞍山社區方面發揮了關鍵的作用。由於1949年共產黨接手管治中國,兩個教會派駐在內地的傳教士於五十年代初被迫撤退到香港。傳教士們在香港逗留期間,了解到馬鞍山難民的困境,決定留下來為他們提供服務,馬鞍山鐵礦場和兩個教會的歷史於此交織在一起。兩個宗教組織均採取提供精神和社會層面支持的雙重策略。馬鞍山社區能夠得到羅馬 天主教會和信義會的侍奉是幸運的,他們在精神層面和社會層面都得到協助,包括教育與物質支援,如救濟品、醫療服務,甚至住宿。教會的支持使得許多居民成為上帝的信徒,亦改善了他們的生活條件。
當大公洋行在1949年接管馬鞍山鐵礦場時,礦工們正面臨著物資短缺的問題。一直到1954年之後,來自日本的投資成功協助提高鐵礦場的生產率,並改善了人們的整體生活條件,這種情況才有所改善。由於需要由零開始建設一切,加上資源短缺的問題,誘發了居民之間自助與互惠的風氣,繼而形成一個堅實的社區社交網路。
當大公洋行接管鐵礦場時,每個判頭均在山頂區為礦工們建造了工棚。一間工棚可容納七十至八十人,有時甚至可容納一百人。居民的自建居所採用當地的臨時材料,不需花費或以最低成本建造。在1962年颱風 「溫黛」襲港後,除了在世界信義宗聯會協助興建的信義新村的住戶和一些新近建造的房屋以外,許多居民不得不重建其居所。颱風後無家可歸的人們依靠其鄰居提供免費住宿,直到房屋在鄰居的幫助下得以重建。
人們能夠在馬鞍山定居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有可供利用的水資源。碼頭區可能是第一個連接水龍頭的區域,因為大公洋行的管理層員工居住在這裡。鋪設水管的費用很高,大公洋行只修建了公共水龍頭將溪水引向碼頭區和山頂區的中心位置。到了今天,馬鞍山剩餘的居民仍然非常依賴溪水,只有當降雨量不穩定的時候,他們才會使用政府提供的經水錶的供水。
採礦業是一個使用大量能源的產業。可惜發電機只能用於採礦工作,一般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無法使用。直到1969年,中華電力有限公司才開始為該地區供電,使大多數家庭能夠使用電力照明 。
在判頭為礦工們安排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年代,他們會在工棚附近建造廚房,並僱用廚師為山頂區的礦工提供簡單的「大鍋飯」。在五十年代早期,鐵礦場一天只提供兩餐伙食,而且礦工需要支付飯錢。隨著鐵礦場邁向現代化,伙食的情況得到改善。大公洋行的高級職員和日本工程師在碼頭區有一個專為他們而設的食堂。日本工程師大部分時間均吃粵菜,例如炒飯和廣東式烏冬,但有時會自己做日本菜。
在山頂區和碼頭區的市集形成之前,礦工可以在公司的合作社購買食物和雜貨,但到了1952年,其價格被指「過高,遠高於市場價格」。一直到一些前礦工選擇不在鐵礦場工作或無法再在鐵礦場工作的人做小生意為社區提供商品之後,這種糟糕的情況才得到緩解。這些小生意包括種植蔬菜供自用和銷售、飼養家禽和豬隻供銷售以及經營士多雜貨店。地方經濟的發展與社區中的「賒數」先記帳後付款風氣有助於促進社會關係,因為區內每個人都認識彼此,居民在領到工資後會主動還款。
隨著時間推移,馬鞍山的主要市集位置發生了變化。在五十年代,居民傾向在山頂區定居,直到六十年代末期那裡還有一條「食街」。然而,當大公洋行於1959年不再使用露天採礦方式,而海拔110米的運輸坑道於1963年竣工時,採礦公司的業務開始轉移到碼頭區。一些家庭亦開始搬到碼頭區居住。
在馬鞍山鐵礦場和聚落裡面,由大公洋行負責提供的固定公共巴士服務,是礦工們的主要交通工具。有時候,礦工家眷和其他居民可以使用該巴士服務,但大多數時候他們的移動方式以步行為主。在那個年代,郵件往來是主要的溝通方式。如果居民需要打電話,唯一可以借用電話的地方是大公洋行在碼頭區的辦公室。
儘管馬鞍山鐵礦場日復一日的生活似乎平淡無奇,但社區內充斥著各種文化習俗。來自不同地區的移民帶來自身的文化,透過烹飪、服飾 、音樂等多種形式表現出來。由於馬鞍山大部分礦工為前國民黨士兵,他們會在每年的十月十日慶祝中華民國國慶。節日期間,中華民國的一排旗幟一直從碼頭區延伸到山頂區。居民還會在碼頭區搭建一座高達四十英尺的牌樓,並安排中國戲曲表演作為慶祝活動的一部分。馬鞍山鐵礦場聚落最喜慶的日子要數農曆新年。婦女們會聚在一起準備傳統的中國食物(例如﹕年糕和煎餃),並與鄰居和朋友分享。他們還會向小孩子派發利是。居民會觀賞中國戲曲和放炮仗作為慶祝。
礦工需要在一個經常發生事故和傷亡的惡劣環境之中工作。這是居民在農曆七月慶祝盂蘭節的原因。為了祭祀孤魂野鬼,通常由大公洋行為過世的礦工舉行一些盂蘭節儀式,例如供上酒食果品,焚燒冥幣紙錢。作為潮州社區的半山區有一座土地廟,該區大多數人都會參拜。廟裡供奉著三位中國民間信仰中的神明。這座土地廟應該是馬鞍山鐵礦場中唯一一座跟中國民間信仰有關的宗教建築,因為山頂區和碼頭區只有兩座教堂。 每年的七月和十二月,潮州人會在土地廟前 聚餐。這種做法一直延續至今。
在西方文化之中,慶祝耶穌基督的誕生同時包含了文化與宗教的意義。聖誕節為馬鞍山帶來了節日的氣氛。一位前聖若瑟小學校的學生憶述,人們會收集松樹,作為聖誕樹放在操場裝飾起來,一家人會在節禮日(聖誕節翌日)一起拍照留念。香港一直被視為東西匯流之處,這個特點亦反映在馬鞍山的文化習俗之中。居民保留了慶祝中國傳統節日的習慣,一些人會拜祭觀音或其祖先。他們同時也接受宗教團體引進的西方文化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