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1948
徒勞的本地採礦活動和工業化嘗試
馬鞍山鐵礦場的採礦歷史始於1906 年,當時保羅遮打爵士(其時一位有權勢的商人兼政治家)創建的香港鐵礦有限公司(下稱「香港鐵礦」)獲得了探礦和採礦牌照。據《華字日報》報導,當時日本的商人有意購買鐵礦石,但保羅遮打爵士已決定在其公司設立一個鋼鐵部門。然而,在保羅遮打爵士於1926 年去世後,香港鐵礦於同年向政府交出了採礦區域。華興礦務有限公司(下稱「華興礦務」)於1931年獲得了為期50年的採礦租契。由於當時社會政治形勢不穩定,發生了包括二戰在內的動盪事件,這些早期的採礦嘗試大多以失敗告終,採礦業本身是需要投放大量資金的行業,即使是在和平時期,從探礦到實際進行採礦的作業也可能需要十年或更長時間作準備。在沒有適當投資的情況下, 採礦公司只能僱用苦力在地表挖掘,進行小規模的開採。這種開採模式無法與在二十世紀初已實行機械化的美國採礦業和已邁向現代化的日本採礦業比擬。儘管馬鞍山的鐵礦石沒有國際市場,本地的青洲英坭有限公司卻對此進行收購。
1905
發現馬鞍山蘊含鐵礦石。
由知名商人保羅‧遮打爵士創立的香港鐵礦公司(HKIM)獲得其開採權,計劃開採馬鞍山鐵礦並在香港發展鋼鐵產業。
1906
1926
遮打爵士驟逝。其公司的開採計劃停頓,並於同年放棄了馬鞍山鐵礦石的開採權。
華興礦務有限公司(NTMC)獲得政府發出的爲期50年的採礦牌照。
1931
1940
日本佔領香港。據稱在日佔時期,日本人雇用了約1500名工人開採馬鞍山鐵礦,礦石成為戰略物資。
1941
經營權轉讓予華南製鐵有限公司。
1949-1953
冷戰推動的外匯收益
這段短暫的時期對馬鞍山鐵礦場後來的發展十分重要。地區性和全球性的政治和經濟事件令一間有意透過向日本出口鐵礦石以賺取外匯的貿易公司接管了該礦場。1949年,大公洋行接管馬鞍山鐵礦場,標誌著該礦場由「本地生產、本地消費」轉向「本地生產、出口國外」的模式。這是日本在美國佔領期間該國貿易逐漸恢復正常的結果。1949年,由於華南製鐵缺乏足夠的資金恢復在馬鞍山的採礦活動,該公司與大公洋行(1953 年由「Mutual Trust Company」更名為「Mutual Mining and Trading Company」)簽訂了一項協議,開始開採鐵礦石出口日本。鑑於當時中國即將由共產黨接管,駐日盟軍總司令部和美國決定在1948年實行「逆轉政策(reverse course)」,從懲罰日本並將其工業資產轉移到亞洲各國,轉而協助日本重建自身實力作為補償,旨在防止共產主義在亞洲蔓延。
大公洋行投資採礦業的另一個原因與「外匯分配回報比率」政策有關(一種其進口商品可達至其出口商品價值之一定百分比的特權)。在1950年,該公司藉由從香港出口鐵礦石獲得了65%的外匯回報比率(一項鐵礦石出口商所享有的特權)。1951年,當香港和日本之間的交易帳戶貨幣由美元轉為以英鎊結算時,政府終止了「外匯分配回報比率」的政策。鼓勵出口貨物至日本也符合英國在二戰後的利益。二戰結束不久,英國因戰事而承擔了巨額的英鎊債務。鑑於美元在經濟上擁有突出的地位,各國對美元的需求高於英鎊,面對英鎊無可避免貶值的事實,英國須嚴格控制英鎊對美元的兌換,並鼓勵其殖民地向美元地區出口貨品,以防止美元進一步外流。因此,殖民政府認為從香港向當時被視為美元地區的日本出口鐵礦石,將有利於賺取美元。由於冷戰局勢逐漸浮現、共產主義對英國殖民地產生威脅及英國為了維護自身在東南亞的利益,英國在1951年與日本簽訂了「支付協定(Payment Agreement)」,英鎊的貶值鼓勵日本使用多餘的英鎊與香港和其他東南亞國家進行貿易。
在1951年簽訂的「舊金山和約」宣示,由美國領導的盟軍對日本的佔領行為正式終止,標誌著日本將作為一個獨立國家重返國際。1951至1952年間,從本地新聞報道可見不同的日本公司對馬鞍山鐵礦場進行了數次視察。日本的歷史文獻也有以下記錄﹕在大公洋行與一間日本採礦公司於1953年簽訂合約之前,馬鞍山鐵礦場已在1949至1952年間出口鐵礦石予四間日本鋼鐵生產公司:八幡製鐵有限公司、富士製鐵有 限公司、日本鋼管有限公司、住友金屬有限公司。
由於從中國湧入的難民提供了大量廉價的勞動力,這個時期的鐵礦場採用了勞動密集的露天開採方式。礦工並非大公洋行的直屬僱員。這個時期的鐵礦場發展出一種外判體制,求職者向判頭報到,而判頭則與公司保持聯繫,並負責為礦工安排工作和生計,包括其日常生活需求。
由於馬鞍山鐵礦石品質較低,大公洋行不得不從海南島購買更高品質的鐵礦石,以維持出口貨品的品質。然而,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海南的「解放」阻斷了此一供貨途徑。到了1952年,從馬鞍山鐵礦場開採的鐵礦石品質過低,以至於日本買家考慮停止從大公洋行採購鐵礦石,除非品質能夠得到改善。因此,這四家鋼鐵生產公司委託了日鐵礦業有限公司(下稱「日鐵礦業」)的八名調查員前往馬鞍山鐵礦場檢視其鐵礦石。他們提供的建議是,假如馬鞍山鐵礦場採用釜石礦業所(隸屬於日鐵礦業)的選礦技術,則鐵礦石的含鐵量可從 32%提高到58%,八幡製鐵及後承諾只要日鐵礦業向馬鞍山鐵礦場提供技術和管理指導,便願意繼續購買大公洋行開採的鐵礦石。日本公司在馬鞍山鐵礦場進行的勘探視察表示礦藏具有開採潛力,促使日本在1953年開始正式投資鐵礦場。日鐵礦業在1953年十月與大公洋行正式簽訂合約後,於十二月在香港成立了分公司,並於翌年三月開始建設選礦廠。
1949
大公洋行與戰後缺乏資金的華興礦務有限公司簽署協議,開始在馬鞍山開採鐵礦。
三位就讀於信義會神學院的學生到訪馬鞍山,展開宣教工作。
1950
1951
日鐵礦業有限公司派遣八名工程技術人員到馬鞍山勘探。
天主教教堂落成。
1952
1952
信義會正式在馬鞍山成立教會。
日鐵礦業與大公洋行締結建設選礦廠和提供技術指導的相關協議。
1953
1954-1963
由日本主導的礦場機械化過程
日鐵礦業的參與標誌著馬鞍山鐵礦場新時代的開始,日方將一個採用大量人力的露天採礦場,轉變成一個實行機械化與管理合理化的地下採礦場。日鐵礦業於1954年三月開始建造選礦廠,並於年底竣工。在1954年,一座全面機械化的選礦廠開始運作,不再需要礦工以人手選礦。是次合資還協助大公洋行重組其組織架構,使之成為一個營運架構更為複雜的企業。然而,礦場機械化也導致礦工的就業率大幅下降。大公洋行在馬鞍山鐵礦場僱用的員工,其人數從1954年的1,663人下降到1955年的581人。
除了應用新技術來提高鐵礦石的品質外,開採方式也從露天開採轉向地下坑道開採。地下開採方式能夠開採大量鐵礦石,單靠人手挖掘無法做到。1953年,為了開採海拔240米以下的鐵礦礦藏,大公洋行首先在海拔240米、247米、254米、261米和268米層段每隔7米一條挖掘了採礦坑道,這種地下開採模式在1955年出產了少量鐵礦石。到了1959年,大公洋行對礦藏量抱持悲觀的態度,但日本工程師在1961年的一項調查證實,在海拔240米以下的礦藏量為四百五十萬噸。因此,大公洋行決定在海拔110米層段修建一條坑道,以便接觸大面積的鐵礦礦藏。這條位於較低層段的地下坑道和選礦廠設施的改進工程於1963年竣工,宣告著鐵礦場的機械化進程已經完成。在海拔110米運輸坑道於1963年十月十七日正式啟用之前,大公洋行利用貨車從海拔240米的坑道,將鐵礦石運送到選礦廠。海拔110米運輸坑道之建設對降低運輸費用和提高產量而言具有極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