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研究一共確認了 18 個可分為兩種類型遺產的「點」。與採礦相關的遺產包括露天採礦場、海拔 240 米礦洞外牆、地下結構、海拔 110 米礦洞外牆、選礦廠、輔助建築物、大公洋行分部辦公室、技工宿舍、診所和飯堂及糧倉。與聚落相關的遺產包括平安橋石牌、前民居及士多、聖若瑟小堂建築群、人行橋、信義會恩光堂建築群、信義新村及馬鞍山村老人會。

可在馬鞍山以一條「線」將所有「點」連結起來,包括前碼頭區的遺產構築物(選礦廠、海拔 110 米礦洞入口和隧道及信義新村)和山頂區的遺產構築物(包括採礦和聚落遺產)以及擁有保育潛力的遺址(半山區和馬鞍橋區 ),以便對這些遺產進行進一步的調查和研究。1954年,日本在二戰後在馬鞍山注資建造了第一座選礦廠,在向訪客解釋 「已消失」的碼頭區歷史及日方投資和技術轉移對發展馬鞍山鐵礦場之重要性方面, 選礦廠目前的位置可能是個便捷的起點。

 

位於海拔 110 米的運輸坑道體現了五十和六十年代日本在地下採礦、開挖隧道和運輸 安排方面的技術。訪客在參觀海拔 110 米運輸坑道的時候,可以想像隧道與地下結構如何連接,地下結構最終通向海拔 240 米的礦洞外牆以及露天採礦場——兩個標誌著馬鞍山鐵礦場故事起源的地方。

訪客前往拜訪在附近的信義新村,並了解其發展歷史及管理架構,可得知宗教組織在協助發展馬鞍山聚落方面的重要性。

位於馬鞍山村路旁的聚落是半山區,為一個曾向採礦社區供應農產品的潮州社區。半山區是唯一一個保留著中國傳統民間宗教建築的馬鞍山聚落。從山頂區遷移下來的居民曾在馬鞍橋區定居,可視之為山頂區的「延伸」。根據本研究進行的歷史回顧,可見山頂區是講述整個馬鞍山鐵礦場故事的最重要地點,因此建議將其作為一個場域或「面」來進行保育。

透過優劣機危分析、在線調查和在線研討會的結論,

我們建議以多維度「點、線、面」方式保育馬鞍山鐵礦場工業遺產。

根據規劃署所述,構成景觀特色的特徵包括自然特徵(固體地質、地貌、土壤、自然、水文特徵、植被、沿海水域)和人為特徵(聚居地、土地用途、交通特徵、文化價值、 人造水文要素)。研究團隊認為兩種主要景觀特色類型,以及在馬鞍山鐵礦場及其聚落附近的兩種景觀特色類型,與釐訂一個保育「面」特別有關連。在四種已識別的景觀特色類型中,有三種與規劃署稱之為「高地郊野景觀」(高地與山坡景觀、已開拓山谷景觀和山頂景觀)有關。剩下一種屬於「市區邊緣景觀」 (市區住宅邊緣景觀)。這些景觀特色類型為我們提供了經過充分研究的證據,為馬鞍山鐵礦場景觀訂立一個實體的保育「面」。「已開拓山谷景觀 的景觀特色類型涵蓋了山頂區、溫家村、馬鞍橋區和半山區的所有遺產「點」。海拔 110 米運輸坑道和信義新村屬於「山頂景觀」和「高地與山坡景觀」的景觀特色類型。座落在這兩個遺產項目附近的選礦廠則屬於「市區住宅邊緣景觀」的景觀特色類型。

在這個保育「面」內可識別出三個遺產群落。山頂區由許多個遺產「點」組成,假如將這些點連結在一起,可組成一篇關於馬鞍山鐵礦場及相關人類聚落發展的深刻故事。研究團隊建議在不損害其自然和文化景觀之完整性的情況下,對山頂區進行保育。當中包括露天採礦場、礦洞入口以及為地下採礦工作而建的設施。馬鞍山的採礦歷史與彼此聯繫的本地、 區域、國家和國際歷史相關,並涉及技術、資本、文化和人力資源的轉移。兩個教堂建築群和不斷發展的人造環境,不僅蘊含來自中國各省之移民群體的豐富集體記憶,也見證了跨尺度文化變遷的影響。在貧困和物資匱乏的情況下,這些地景見證了傳教士的犧牲奉獻精神、社區成員的互助精神以及生態資源在建設一個享有多重福祉且關係緊密的社區的重要性。本研究釐訂出一個保育「面」作為參考,並不意味著需要停止所有在「面」內的相關土地發展。反過來說,所有未來的發展均應尊重該「面」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包括其歷史和文化重要性。

第二個採礦遺產群落位於或接近「市區住宅邊緣景觀」的特色類型,當中包括選礦廠、海拔 110 米礦洞入口和信義新村。有鑑於該遺產群落與馬鞍山新市鎮非常接近,並需面對隨之而來的開發壓力。研究團隊建議今後所有潛在的開發項目應將這些遺跡納入其設計之中,以尋求一個 「發展與保育並行」的解決方案。

第三個可在此保育「面」內識別出的遺產群落包括馬鞍橋區、半山區及溫家村。由於資源有所限制,本研究尚未對這些聚落及它們與馬鞍山鐵礦場的關係進行深入研究。如前所述,溫家村的土地在九十年代被售予一家私人發展商,香港政府在 2017 年於半山區附近指定了一塊潛在的房屋用地。研究團隊希望政府在今後可採取「保育與發展並行」的方法來開拓潛在的土地用途。開發溫家村及其鄰近地區的時候,需尊重山頂區群落的完整性。假如需要在半山區附近進行房屋開發項目,應盡力讓現居民有留守在該地區繼續生活與尋求生計的機會。

bottom of page